“全职儿女”不是啃老,别对自由择业有偏见
据红星新闻报道,不啃豆瓣小组“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”的老别小组已经汇聚了3291名“打工人”。在这里,对自“打工人”打工的由择业对象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,“陪伴”和“做家务”则是全职儿女其劳动内容。对此,不啃有人认为是老别“新型啃老”,选择逃避职场的对自压力;有人认为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没什么不好…… 其实,由择业“全职儿女”属于个体结合自身家庭情况,全职儿女作出的不啃个性化选择。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老别人生观、价值观强加到他人身上,对自而应该理解并尊重其选择。由择业 “全职儿女”和“啃老”是不同的。“啃老”是年轻人呆在家里,什么也不干,就靠父母养活自己;而“全职儿女”,则是把照顾父母、做家务作为自己的“职业”。就好比“全职太太”,在家照顾家庭,虽没有“正式工作”,但也是为家庭做贡献,并省去雇佣保姆的费用。 要知道,每个家庭、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同的。如有的家庭要聘用保姆,而孩子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,于是干脆回归家庭替代保姆工作,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。还有30多岁的职场人士,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,自己想休整一段时间,而父母年迈需要照顾,因此辞职陪伴父母。 在这段时间里,“全职儿女”们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,也可以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。对此,社会不宜简单认为这就是消极对待职场竞争与社会压力。 就像一些大学生毕业后,会进入家政服务业一样,“全职儿女”的不同之处在于“雇主”是自己的父母、亲人而已。至于是否适合做“全职儿女”也因人而异,社会舆论不必以异样的眼光看待,“全职儿女”们也不必自嘲是靠父母的“废物”。 可以想见的是,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工作、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。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工作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,人们不必对此抱有偏见。 蒋理(媒体人)“全职儿女”不是全职儿女啃老,别对自由择业有偏见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新京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3-04-24 09:33:02 【字体:小 大】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跨界爆款,四季适饮!达人乐园邀您吃果汁!
- 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,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
-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
- 聚焦社会治理,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
- 客厅装修隔断效果图片大全
-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- 6部门印发意见推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
- 重庆郊区的菜农,坐着地铁去卖菜
- 12日NBA:卡佩拉受名宿特训 篮球名嘴邀邓肯解说
- 重庆郊区的菜农,坐着地铁去卖菜
-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-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
- 这个世界不再相信大冒险了吗?丨记者手记
-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- 聚焦社会治理,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
- 绽放全球!10月18日!第41届佛山陶博会隆重开幕!
- 燃爆方便面市场!华清火鸡面席卷市场,约您携手赚大钱!
-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
- 绽放全球!10月18日!第41届佛山陶博会隆重开幕!
-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